English

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合格人才

——西安电子科大建立全面素质模块化评估体系
2000-10-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永林 通讯员 周燕来 李春 我有话说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我国高校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这一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经过几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那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说就是让在校大学生学会四个“学会”,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

为了把四个学会贯穿学生在校的整个过程当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全面素质模块化评估体系》。该体系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鼓励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从目标、内容、方式、奖惩等方面激励和引导学生把学业成绩的竞争扩展到全面素质的竞争。体系中把“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专业理论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四项内容作为测评的基本内容,列为一级指标。使在校大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质等方面具有符合时代特色的基本品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具有专业素质之外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以及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态度和精神;达到身心的共同健康。

根据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趋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建立评估体系的同时,在教学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横向”实行三个“打通”,即全校打通公共课,按学科门类打通基础课,按专业类别打通技术基础课。“纵向”实行四个“不断线”,即外语教学不断线,计算机教学不断线,实践教学不断线,思想政治与素质教育不断线。突出一个“柔性”,即柔性专业方向和弹性的课程设置。强调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上,要求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融德育、智育、体育有机结合的科学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教学模式上,改变当前教学模式单一的弊端,调整课程体系,设置五个教学模块。第一模块为公共课,全校打通;第二模块为基础课,按学科门类打通;第三模块为技术基础课,按专业类别打通;第四模块为专业课,按专业设置;第五模块为实践教学模块。学校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风格严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第三是改革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的方法,增加开卷考试、上机考试、大型作业、口试、读书报告等考核方式的比例。根据学分制的特点,逐步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比例,逐步扩大辅修专业规模,积极培养学科交叉、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已成为该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他们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市大型科技竞赛活动,以组织“星火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展为龙头来带动学生科技活动。自198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星火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展,学生踊跃参与,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效果显著。从1993年起,学校组队4次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在第六届“挑战杯”科技竞赛中,该校取得全国理工类院校第4名的优异成绩,捧得“挑战优胜杯”。学校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办计算机个人主页大赛、软件大赛等多种科技竞赛活动。学校每年还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有演讲比赛、辩论会、专场音乐会、大学生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的是使智力与生产劳动的高度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为切入点,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从1988年起,学校每年都组织社会实践团,从事“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先后在陕西的汉中、安康、延安、商州、榆林等地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科技服务、下乡劳动、电脑培训等活动,并参与了当地“保护母亲河”行动。今年还组织了一支10人博士团,赴榆林市神木县,为当地教育局、煤炭局开发实用软件系统,为振兴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团委还利用节假日开展义务家电维修、社会咨询、共青团示范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由于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使大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